对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食品,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已责成辖区市场监管部门立即组织开展核查处置工作,及时查清产品流向,采取下架、召回等风险控制措施,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查处,并将采取的风险防控措施和核查处置情况向社会公开。
现将监督抽检不合格食品具体情况通告如下:
一、重金属污染问题
(一)绥化市兰西县士臣海鲜店销售的皮皮虾(虾蛄),其中镉(以Cd计)检测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二)哈尔滨市道外区海港金品海鲜摊床销售的冬蟹(其他海水蟹),其中镉(以Cd计)检测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二、农药残留超标问题
(一)齐齐哈尔市甘南县胡老伍果蔬商店销售的姜,其中噻虫胺残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二)齐齐哈尔市龙沙区于彬蔬菜店销售的姜,其中噻虫胺残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三、微生物污染问题
牡丹江百福隆商贸有限公司牡丹江分公司销售的、标称牡丹江爱民区三洋食品厂生产的老奶油蛋糕卷,其中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四、食品添加剂超限量使用问题
牡丹江市西安区香酥大油条店自制销售的油条,其中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检测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五、食品添加剂与标签标示值不符问题
淘宝哈尔滨老味道东北特产(经营者为哈尔滨市尊杰商贸有限公司)在淘宝网(网店)销售的、标称绥化市春泉淀粉制品加工有限公司生产的宏宇水晶粉丝,其中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不符合产品标签标示要求。
六、其他污染物问题
七台河市桃山区双福味当家饭店提供并使用的餐杯、餐盘,其中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检测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3年3月22日
附件1
部分不合格项目的小知识
一、镉(以Cd计):镉是常见的重金属元素污染物之一。镉及其化合物均有一定的毒性,在人体内代谢缓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中规定,镉在鲜、冻水产动物(甲壳类)中最大限量值为0.5 mg/kg。造成镉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养殖水域中镉含量较高,导致鱼虾等对环境中镉的富集过多导致。
二、噻虫胺:噻虫胺属新烟碱类杀虫剂,具有内吸性、触杀和胃毒作用,对姜蛆等有较好防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规定,噻虫胺在根茎类蔬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2 mg/kg。姜中噻虫胺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为快速控制虫害,加大用药量或未遵守采摘间隔期规定,致使上市销售的产品中残留量超标。
三、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用以反映食品的卫生状况。食品的菌落总数超标,会破坏食品的营养成分,加速食品的腐败变质。造成菌落总数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所使用的原辅料初始菌落总数较高,杀菌工艺未达到要求导致;也可能是生产加工过程中卫生条件控制不严格所致;还有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有关。
四、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硫酸铝钾、硫酸铝铵为含铝食品添加剂,俗称明矾,在部分食品中作为膨松剂、稳定剂使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油炸面制品中铝的残留量应小于等于100 mg/kg。造成油炸面制品中铝残留量不合格的原因为食品生产加工者过度追求膨松的状态和酥脆的口感而过量使用明矾或未准确计量导致。
五、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主要成分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洗衣粉、洗洁精、洗衣液、肥皂等洗涤剂的主要成分,是一种低毒物质,因其使用方便、易溶解、稳定性好、成本低等优点被广泛使用。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是消毒餐(饮)具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餐(饮)具中检出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餐(饮)具消毒单位使用的洗涤剂不合格或使用量过大,或未经足够量清水冲洗,最终残留在餐(饮)具中。
注:转自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