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3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22年第46期)
2022-08-31 15:48:37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3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22年第46期)
近期,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抽取粮食加工品、乳制品、水果制品、糕点、餐饮食品及餐饮具和食用农产品等6大类食品1264批次样品,检出其中餐饮食品及餐饮具和食用农产品等2大类食品3批次样品不合格。发现的主要问题是,微生物污染、农药残留超标等。
对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食品,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已责成辖区市场监管部门立即组织开展核查处置工作,及时查清产品流向,采取下架、召回等风险控制措施,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查处,并将采取的风险防控措施和核查处置情况向社会公开。
现将监督抽检不合格食品具体情况通告如下:
一、微生物污染问题
哈尔滨市松北区达吾兰州牛肉面馆提供并使用的餐盘、餐碟,其中大肠菌群均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二、农药残留超标问题
鸡西市鸡冠区静静新鲜蔬菜专柜销售的、来自鸡西市高菠蔬菜批发的小油菜,其中氧乐果残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附件:
1.部分不合格项目的小知识
2.餐饮食品及餐饮具监督抽检不合格产品信息
3.食用农产品监督抽检不合格产品信息
4.餐饮食品及餐饮具监督抽检合格产品信息
5.食用农产品监督抽检合格产品信息
6.粮食加工品监督抽检合格产品信息
7.乳制品监督抽检合格产品信息
8.水果制品监督抽检合格产品信息
9.糕点监督抽检合格产品信息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年8月22日
附件1
部分不合格项目的小知识
一、大肠菌群: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用以反映餐(饮)具的卫生状况。《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消毒餐(饮)具》(GB 14934—2016)中规定大肠菌群不得检出。造成大肠菌群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餐(饮)具在清洗、灭菌过程中受到人员、工器具的污染,灭菌不彻底导致;也可能是餐(饮)具存放的区域不洁净,而造成了二次污染所致。
二、氧乐果:属于有机磷类杀虫剂,具有较强的内吸、触杀和胃毒作用,主要用于防治吮吸式口器害虫和植物性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规定氧乐果在叶菜类蔬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02 mg/kg。造成氧乐果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农业种植者在作业时未考虑农药的半衰期,过多施用农药导致。
注:转自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