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总局关于11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情况的通告
〔2021年 第15号〕
近期,市场监管总局组织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抽取粮食加工品、食用农产品、茶叶及相关制品、酒类、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薯类和膨化食品、豆制品、蜂产品、肉制品、水产制品、婴幼儿配方食品、保健食品和特殊膳食食品等13大类食品344批次样品,检出其中食用农产品、茶叶及相关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薯类和膨化食品、豆制品、蜂产品、肉制品和水产制品等8大类食品11批次样品不合格。发现的主要问题是,检出非法添加物质、微生物污染、农兽药残留超标、食品添加剂超范围使用、质量指标不达标等。产品抽检结果可查询https://spcjsac.gsxt.gov.cn/。
对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食品,市场监管总局已责成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江西、山东、河南、湖北、广东、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甘肃等省级市场监管部门立即组织开展核查处置,查清产品流向,督促企业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产品等措施控制风险;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从严处理;及时将企业采取的风险防控措施和核查处置情况向社会公开,并向总局报告。
现将监督抽检不合格食品具体情况通告如下:
一、检出非法添加物质问题
(一)京东大众健康营养保健专营店(经营者为广东大众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京东商城(网店)销售的、标称湖北省武汉万松堂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银杏沙棘茶(代用茶),咖啡因含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二)京东秦汉营养保健专营店(经营者为江西秦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京东商城(网店)销售的、标称湖北省武汉万松堂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大肚子茶(代用茶),咖啡因含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四川省食品药品检验检测院。
二、微生物污染问题
(一)淘宝网祁记海鲜干货(经营者为山东省胶州市哲汤惠日用百货店)在淘宝网(网店)销售的、标称山东省日照市岚山锦河食品加工厂生产的即食海蜇丝,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宁波海关技术中心。
(二)天猫家有仙果旗舰店(经营者为广东省阳江市豫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天猫(网店)销售的、标称江苏省无锡发财娃食品有限公司分装的兰花豆(牛汁味)(炒货),大肠菌群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沈阳市食品药品检验所。
三、农兽药残留超标问题
(一)小矮熊京东自营旗舰店(经营者为江苏省苏州市昆山京东广臻贸易有限公司)在京东商城(网店)销售的、标称甘肃省武威小熊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小矮熊枣花蜜,氯霉素残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二)海南省海口家乐福商业有限公司金龙店销售的、来自广东省深圳市王秦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豇豆,甲基异柳磷残留量、克百威残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青岛海关技术中心。
(三)沃尔玛(云南)商业零售有限公司曲靖子午路分店销售的、来自云南省玉溪浩然商贸有限公司的黄瓜,经武汉食品化妆品检验所检验发现,其中氧乐果残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沃尔玛(云南)商业零售有限公司曲靖子午路分店对检验结果提出异议,并申请复检;经湖北省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复检后,维持初检结论。
(四)海南省三亚第一市场冯正梅蔬菜摊位销售的芹菜,毒死蜱残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青岛海关技术中心。
四、食品添加剂超范围使用问题
(一)天猫六味魔方食品专营店(经营者为四川六味魔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天猫(网店)销售的、标称四川六味魔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委托四川省绵阳川富农夫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麻辣风干香肠,山梨酸及其钾盐(以山梨酸计)检测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成都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二)淘宝网李二妮豆腐干(经营者为河南省濮阳市台前县龙晟食品厂)在淘宝网(网店)销售的、标称河南省濮阳市台前县龙晟食品厂制造的豆腐干(麻辣味),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以脱氢乙酸计)检测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青岛市华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五、质量指标不达标问题
拼多多黔山记(经营者为贵州神粮科技有限公司)在拼多多(手机APP)销售的、标称贵州神粮科技有限公司委托贵州味哆哆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黔山记切片型马铃薯片(奥尔良味),酸价(以脂肪计)检测值不符合产品执行标准要求。检验机构为河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
特此通告。
附件:
1. 部分不合格检验项目小知识
2. 茶叶及相关制品监督抽检不合格产品信息
3. 水产制品监督抽检不合格产品信息
4. 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监督抽检不合格产品信息
5. 蜂产品监督抽检不合格产品信息
6. 食用农产品监督抽检不合格产品信息
7. 肉制品监督抽检不合格产品信息
8. 豆制品监督抽检不合格产品信息
9. 薯类和膨化食品监督抽检不合格产品信息
市场监管总局
2021年3月19日
附件1
部分不合格检验项目小知识
一、咖啡因
咖啡因又称咖啡碱,是一种嘌呤类生物碱。咖啡因具有刺激中枢神经的功能,能够起到兴奋剂的作用,同时具有一定的成瘾性,长期食用会影响睡眠,甚至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失常等。食品补充检验方法《食品中西布曲明等化合物的测定》(BJS 201701)中规定,咖啡因在代用茶中不得使用。代用茶中检出咖啡因的原因,可能是个别生产企业违规添加。
二、菌落总数
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不是致病菌指标,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卫生状况。如果食品的菌落总数严重超标,将会破坏食品的营养成分,使食品失去食用价值;还会加速食品腐败变质,可能危害人体健康。《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动物性水产制品》(GB 10136—2015)中规定,即食生制动物性水产制品一个样品中菌落总数的5次检测结果均不得超过105CFU/g,且至少3次检测结果不超过5×104CFU/g。水产制品中菌落总数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企业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也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或储运条件不当等有关。
三、大肠菌群
大肠菌群是国内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中检出大肠菌群,提示被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污染的可能性较大。如果食品中的大肠菌群严重超标,将会破坏食品的营养成分,使食品失去食用价值;还会加速食品腐败变质,可能危害人体健康。《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坚果与籽类食品》(GB 19300—2014)中规定,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一个样品中大肠菌群的5次检测结果均不得超过102CFU/g,且至少3次检测结果不超过10CFU/g。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中大肠菌群数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产品的加工原料、包装材料受污染,也可能是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受人员、工器具等的污染,还可能是灭菌工艺灭菌不彻底导致的。
四、氯霉素
氯霉素是酰胺醇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氯霉素残留一般不会导致对人体的急性毒性作用;长期大量摄入氯霉素残留超标的食品,可能在人体内蓄积,产生耐药并对同类药物有交叉耐药,引起胃肠道症状、肝功能异常、血液系统异常等。我国发布的《食品动物中禁止使用的药品及其他化合物清单》(农业农村部公告 第250号)中将氯霉素列为在食品动物中禁止使用的药品及其他化合物,在蜂蜜中不得检出。蜂蜜中检出氯霉素的原因,可能是其抑菌效果好、相对廉价,蜂农在养殖中非法使用;也可能是日常使用的蜂药中含有氯霉素药物,或者养蜂环境中氯霉素的迁移污染。
五、甲基异柳磷
甲基异柳磷,属高毒性的硫代磷酸酯类有机磷农药,是高毒、高效、广谱的内吸性杀虫杀螨剂。少量的残留不会引起人体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甲基异柳磷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可能有一定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19)中规定,甲基异柳磷在豆类蔬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01mg/kg。豇豆中甲基异柳磷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为快速控制虫害而违规使用。
六、克百威
克百威又名呋喃丹,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常见的一种杀虫剂。少量的残留不会引起人体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克百威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可能有一定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19)中规定,克百威在豆类蔬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02mg/kg。豇豆中克百威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为快速控制虫害而违规使用。
七、氧乐果
氧乐果是一种广谱高效的内吸性有机磷农药,有良好的触杀和胃毒作用。长期食用氧乐果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可能有一定危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19)中规定,氧乐果在瓜类蔬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02mg/kg。黄瓜中氧乐果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为快速控制虫害而违规使用所致。
八、毒死蜱
毒死蜱是一种硫代磷酸酯类有机磷杀虫、杀螨剂,具有良好的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少量的残留不会引起人体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毒死蜱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可能有一定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19)中规定,毒死蜱在芹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05mg/kg。芹菜中毒死蜱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为快速控制虫害而违规使用。
九、山梨酸及其钾盐(以山梨酸计)
山梨酸及其钾盐抗菌性强,防腐效果好,是目前应用非常广泛的食品防腐剂。长期食用山梨酸及其钾盐超标的食品,可能对肝脏、肾脏、骨骼生长造成危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山梨酸及其钾盐(以山梨酸计)在腌腊肉制品类中不得使用。腌腊肉制品类检出山梨酸及其钾盐(以山梨酸计)的原因,可能是企业为延长产品保质期,或者弥补产品生产过程卫生条件不佳而使用。
十、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以脱氢乙酸计)
脱氢乙酸及其钠盐是一种常见的广谱性食品防腐剂,对霉菌和酵母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脱氢乙酸及其钠盐能被人体迅速吸收,并分布于血液和多个器官中,长期食用脱氢乙酸及其钠盐超标的食品会危害人体健康。《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脱氢乙酸及其钠盐在豆干类产品不得使用。豆干中检出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以脱氢乙酸计)的原因,可能是个别企业为减缓产品腐败变质超范围使用,也可能是对原辅料管控不足由其使用的复配添加剂引入。
十一、酸价(以脂肪计)
酸价,又称酸值,主要反映食品中的油脂酸败程度。酸价超标会导致食品有哈喇味,超标严重时所产生的醛、酮、酸会破坏脂溶性维生素,导致肠胃不适。《马铃薯片》(QB/T 2686—2005)中规定,马铃薯片中酸价(以脂肪计)的最大限量值为3.0mg/g。薯类和膨化食品中酸价(以脂肪计)检测值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企业原料采购把关不严,也可能是生产工艺不达标,还可能与产品储藏条件不当有关。
注:转自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